苏炳添拿下2023赛季首冠******
本报讯(记者 陈嘉堃)北京时间2月3日凌晨,在瑞典哥德堡田径室内赛男子60米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6.59秒的成绩夺冠,用胜利完成个人2023赛季首秀。
苏炳添上次参加正式比赛是在2022年7月的俄勒冈田径世锦赛,他先后参加了男子100米、男子4×100米接力,分别止步于半决赛和预赛。经过冬训的调整和备战,苏炳添于2023年1月29日奔赴欧洲,开启新赛季征程。
苏炳添在预赛第三组出场,成绩为6.75秒,排名第二,东田旺洋以6.71秒位列预赛首位。决赛中,第一枪有人抢跑,已全力冲出起跑线的苏炳添被召回,对他的体能有一定影响。再度发枪,排在第四道的苏炳添又是一马当先,最终他率先冲线,成绩为6.59秒。东田旺洋以6.60秒取得第二名。
此次出征欧洲室内赛,苏炳添也是在为今年的布达佩斯田径世锦赛、杭州亚运会进行热身。去年8月,世界田径协会发布布达佩斯世锦赛参赛标准,男子100米的达标线为10秒,而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后还未突破过10秒大关。
完成瑞典哥德堡的室内赛后,苏炳添还将继续在欧洲参赛。根据赛程安排,他将参加2月8日的法国蒙德维尔站比赛和2月15日的法国列万站比赛。苏炳添本赛季前三站比赛评级分别为D类、B类和A类,竞争强度将逐渐上升。以欧洲室内赛开启新赛季,苏炳添能通过比赛更好地向强度更高的100米过渡,为整个赛季打下良好基础。
专家:应对气候变化,零和博弈做法不可取******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 李金磊 彭大伟) “零和博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仍然是基础。”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说。
应对气候变化关乎人类未来。今年夏季,面对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警告:“要么一同采取行动,要么一起自杀。”
中国驻欧盟使团临时代办王红坚近期表示,要警惕将绿色议题政治化、工具化,避免以“地缘竞争”视角看待气变问题。绿色合作不可能在真空中推进,同样有赖于良好的政治互信,不可能一面搞地缘对抗,一面要求别人无条件合作。
该如何破解这种困境?王毅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个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下,零和博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仍然是基础。
他表示,发达国家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力度,也要资助发展中国家并为其留出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忽悠”发展中国家作出不切实际的减排承诺。
王毅认为,各国要以更加节能和可持续的非化石能源的增长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提高适应能力,弥补在减缓、适应、技术、资金、领导力等方面的赤字,共同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把安全、气候保护、经济复苏和增长统筹起来,这很重要。
在王毅看来,乌克兰危机、新冠疫情以及通货膨胀等很多非气候因素跟气候问题交织在一起,怎么更好去统筹处理这些问题,也需要做更多的研究,采取更加务实的行动。
“同时,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技术领域,要通过竞争来促进创新,通过竞争来降低成本,但合作是主流,所以应该把握合作的各种机会,同时也要为竞争做好准备。”王毅称。(完)